草原王族后代演绎蒙古人的通天之路:呼麦 一
草原王族后代演绎蒙古人的通天之路:呼麦 一
呼麦 一(1)
呼日郭勒金,蒙古语,意为死者升天之处。现代人把它理解为葬场。像大多数蒙古族人
一样,锡林郭勒的年长牧民们把它解释为归宿。实际上,它位于距离牧民居住地较远的
荒凉之地。平日里没有人到那里去游牧,甚至很少经过此地。人畜来得少了,这里就形
成了狼的世界。在那里,狼以圣子的身份把人们送上天堂。千百年来一直如此。狼肢解
了人的肉身,使得人那尘封在躯壳里近百年的灵魂得以释放,得以升腾,得以重归,长
生于天上。
那位老人的身姿依然是端坐着的,最终被人扶着轻轻放倒,赤条条地裸露着全部身
体躺下了,他即将如愿以偿了。连同百里之外前来“送葬”⑸(我暂时把这个类似送葬
的仪式称作送葬)的不少听到过“呼麦”的牧民,都能见证:那老人的愿望很快就要得
以实现了。
那是一架真正的勒勒车,那个叫做哈森的年轻牧马人在朋友们的协助下,拆去勒勒
车所有围栏并铺上了牛毛毡子停在门外。新到的牧人用眼神向哈森发问。哈森看着他们
,摊开双臂轻轻躬首施礼:⑹“路格西介(蒙古语,指老人已经去逝了)。”哈森从不
流泪,今天却一反常态。
蒙古包里,一位年长的牧人用干净的布蘸着酒,把老人从头到脚仔细地擦洗着,连
花白的胡子都已经擦得晶亮。老人的嘴唇有些干裂,那年长的牧人在他嘴唇上面涂了少
许黄油。老人的身体已经全部擦净,长者为他穿上了洁白的布衫和蓝得像天一样的裤子
,随后从怀里取出⑺布帕(类似婴儿夏季使用的肚兜),把它盖在老人肚子上。他俯身
面对面抱着这具苍老的尸体,双手探入他腰后系好布帕的带子。四处弥漫着浓烈的酒香
。长者示意哈森等人进来,一起用白色的大毡子把老人的遗体包裹好,绑好带子。
蒙古包外面,哈森的弟弟哈斯巴根已经揭开了窗边的毡子,拆掉了几根⑻“哈纳”
(支撑蒙古包围毡的围栏)使窗变得大些,然后在那里用⑼三根秫桔杆拼成门形(蒙古
族传统习俗,出葬时,遗体不能从门过,要把人从窗户抬出去)。几个年轻人已经在窗
外左右站开,他们伸直胳膊,撑起一块大牛毛毡子,这是用来遮挡天日的……
对于演奏⑽冒仁呼日(马头琴)来说,作为“呼麦”大师额尔德木图的搭档,庆格
尔泰是绝无仅有的。他是个优秀的马头琴手。
庆格尔泰刚刚用酒为昨天中午离开人世的额尔德木图擦洗了身子。东乌珠穆沁旗满
都呼宝力格镇的乃林郭勒草原方圆几千里,牧民们都知道,庆格尔和泰额尔德木图是最
好的伙伴。这不仅仅因为他们从小到大一起成长,更重要的是:在他们一同经历的八十
多个年头里,无论是在风雪中游牧还是在自然以及人为的灾难中脱险,他们都形影不离
。当然,在有最肥的羊肉和最香的马奶的日子里,两个人也是不分你我的。以至于走过
身边的人们都发现,他俩身上那件一直不愿改变样式的东乌珠穆沁式袍子上散发出来的
味道,闻起来也不分彼此。天长日久,两人便形成了如同蒙古高原上水与草一样的默契
。
两个人已经很久很久不在一起拉琴唱歌了。不久前,当庆格尔泰听说额尔德木图失
去了那只能发出闷雷般低音的马头琴时,庆格尔泰便把自己的琴装进那条很少使用的大
皮口袋里,永远收藏起来了。当然,每隔不久,他就会放下手里的活儿,把琴掏出来抱
到外面晾一晾,从早晨到晚上一直看着它,直到日落时分,再装进口袋。书包 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呼麦 一(2)
没过几个月,公路局的勘测员便开着车来⑾查干达莱苏牧(白海村)接庆格尔泰。他们
说额尔德木图想念他了,希望他能前去相聚。庆格尔泰沉思了片刻,随后抱起装着马头
琴的皮口袋,默不作声地上了那辆勘测车前去看望额尔德木图了。
庆格尔泰是在那场十年灾难刚刚开始时迁徙到查干达莱苏牧的。那时的查干达莱还
不能称为一个真正的⑿苏牧(村子),方圆百里都是泛着白色晶体光的盐碱地。庆格尔泰
来到此地后,带领两个儿子用了三年的时间引水灌溉,冲去盐碱,才使那里出现了生机
。不久后,一些“黑五类”以及他们的家属被安插在查干达莱进行大规模开垦草场的劳
动,那时的查干达莱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苏牧。
额尔德木图是那“五类”之一,也随着他的“同类”们迁徙到查干达莱。对于能够
相聚,二人都默默地高兴,只是从前一起拉琴唱歌的生活悄然变成了月夜痛饮。两人经
常在牧闲时挤在狭小的蒙古包里,手里各自攥着几块发霉的奶渣滓,对饮劣质的白酒,
从来不再提及那些被称为“封建残余”和“地主阶级喜歌儿”的事了。从此,那片草原
上的人们就很长时间没有听到过几百年都没有停止过的“呼麦”了。
据说额尔德木图的妻子娜仁托娅也是当时草原上有名的长调歌手。当年被调到盟里
组建⒀乌兰木旗(红色思想宣传队),几年与额尔德木图两地分居。后来因为在某旗演
出时唱错了汉语歌词被人检举揭发,硬是扣上了“帽子”并关了班房写检查,几天几夜
生生把一个女人“吓疯了”。有人乘机给她茶水里下了药,没过多久她便成了哑巴。几
个月后,还没有来得及给额尔德木图留下个后代,娜仁托娅就用刀子捅破了自己的喉咙
自杀了。传说那天有人听到娜仁托娅竟然唱了一段古老的长调歌谣。
消息传到额尔德木图耳朵里,已经是在两个星期之后了。额尔德木图悲愤交加,想
要去找乌兰木旗讨个公道。庆格尔泰极力劝说,在这个根本就失去人性的时期是没有公
道可言的。额尔德木图从此郁郁寡欢,之后再也没有成家,一个人在怀念的煎熬中放牧
。他根本不再顾及任何规定,经常一个人在草场上哼唱“呼麦”,那里的牧人们都能听
见他哀婉浑厚的歌声,那歌声每一次都让牧人们莫名地落下酸楚的泪。每当有关干部来
调查这件事,人们都异口同声地说“没听见,不知道谁唱的。”
额尔德木图唱歌的时候,庆格尔泰不敢再为他拉琴。于是额尔德木图就拿出“破四
旧”时期没有交出来的祖传老琴自拉自唱。那只老琴上镶嵌着银质和玉石的花,能发出
悠扬绵长的声音。庆格尔泰出于好意,告诉他那些银玉图案会给他和他的琴带来灾难,
因为那些图案也被定为“封建残余”和“四旧”。
庆格尔泰劝说额尔德木图:“还是把它抠掉吧,或者就用我的琴,这只琴别再拿出
来啦,一旦被毁了,唉,可惜呀!”
在醉酒之后,额尔德木图用刀子撬下了那些银和玉石。不曾想那只老琴从此改变了
声音,竟然发出闷雷一样的音调。不过没过多久,额尔德木图就习惯了新的声音,自己
喉咙里的音色与琴声也越来越相近。
再后来,额尔德木图因为生硬地拒绝担任这一带乌兰木旗的歌手被批斗,当时说他
是“封建文化的残渣余孽”,不肯接受新世界的改造,是“坏上加坏”。批斗后就驱逐
他到阿拉善盟边境地区放骆驼。额尔德木图一气之下背着自己唯一的财产──那只老马
头琴逃离了查干达莱苏牧。
呼麦 一(3)
自此,额尔德木图便流浪在乃林郭勒草原的各个苏牧。他自由自在地用“呼麦”的方式
咏唱歌谣。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人们听到他的歌声并不去揭发他,只是默默地给他食物
和酒以及必要的衣服;包括他的外甥阿鲁斯在内,曾经不止一户人家要悄悄收留他,可
是倔强的额尔德木图全部拒绝了。白天他游走在蓝天下无边无际的草场上,晚上就醉醺
醺地栖息在牲口群里,过着流浪汉的生活。
说来算是幸运,长期天地为家的生活,竟然没有人看见额尔德木图生过病。人们传
说那是因为他不停唱歌的原因,说他把所有的悲伤、痛苦和病魔等等不好的东西都唱出
去了。
光阴似箭,十几年后,草原人见到了天日。有人通知额尔德木图,说他被*了。那一
年他戒掉了酒,理了发,干干净净地来到外甥阿鲁斯的家,一住就是三十多年。那时的
额尔德木图看上去却已经显得异常的衰老了。之后的十几年中,人们很少听到他演唱“
呼麦”。直到有一年干旱,他抱回来一个叫做“乌兰其其格”的小姑娘说是自己的孙女
,逐渐地,人们又看到他经常拉着琴唱歌了。
今天,庆格尔泰到达了乃林郭勒河上游的呼日郭勒金一带的额尔德木图的蒙古包。
他看见老朋友穿着崭新的袍子活灵活现地坐着。尽管手里没有琴,额尔德木图却是一副
拉琴的姿态。他的左手端举在额头前一尺远的位置,好像握着马头琴的琴颈,如果那里
真的有一只琴,那位置将是琴颈上第一个音的地方,那个音一定是他漂泊一生最高的地
方和的最低的音;他的右手自在地伸向右前方,手里似乎捧着琴弓。
这仅仅是个姿态。庆格尔泰知道人们已经不再能够听到额尔德木图的‘呼麦’了。
他把他轻轻放倒。
第二天一早,庆格尔泰开始为这个老朋友用酒擦洗身子,这是蒙古老人“升天”的
第一步。庆格尔泰做完这些,从皮口袋里掏出了伴随自己一生的油亮油亮的冒仁呼日─
─是送行,还是祝福,或许是超度……
我无意重复描述某一个历史时期给人类留下的奇异伤痕,那些现今正在发生着的事
情,才是我急于表达的。尤其是今天的,也许今天的故事会像我们经历的所有历史事件
一样,残酷的改变我们原本应该更加美好的明天。对我而言,写这样一部小说,的确要
比把这件事拍摄成为一部电影困难得多。哪怕创作一部音乐长剧,都会变得容易一些。
但我还是决定把这一切记录在坚实的纸上并装订成册,以便在这个也许会被人们留
下的册子里尽情的描述那些用眼睛无法纪录的细节,于是我必须从发生在乃林郭勒草原
上几年前的事情开始说起。我不知道人们会不会认为这些事情是虚构而成,但可以肯定
的是:这些的确发生过的事情,在如今的蒙古草原以及更广泛的“发展中”的边镇里,
不失巧合的常有雷同。
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发生那件事情的位置和它的现状。
乃林郭勒系蒙古语,意为细细的河。她位于东乌珠穆沁旗满都呼宝力格镇,是隶属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行政辖区内的河流,发源于宝格达山林场。
毎到夏天,河流沿岸山花烂漫,牛羊似锦。乃林郭勒是一条河,也是一片草原,遍
布着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疏林草原和河谷湿地等生态系统,是欧亚大陆草原区、
洲东部草原亚区保存比较完整的原生草原部分,具有草原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能够全
面反映内蒙古高原典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态过程。
呼麦 一(4)
严格地说,乃林郭勒只是一个夏季牧场,春、秋、冬三季根本没有人烟,转场而去的牧
人任凭草势猛长,只有在末夏初时节才转场而归。这里交通不便,又接近中蒙边境,受
外界的干扰很少。蒙古人那些老的传统,仍然保留至今。
但是,随着全球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在这片当今世界难以发现的绿地高天之间,不
论是游牧一生的年迈长者的命运,还是年少一代奋进奔波的前途,都在发生着应该载入
史册的变化。
不愿意乘坐汽车的额尔德木图年过八十还能骑马。牧马人哈森也不喜欢同学旭日干
的汽车。他便骑着自己的大斑点马,陪同额尔德木图老人奔向旗里。此次前往旗里去,
除了要购买一些夏季洗羊用的磷丹药物和部分生活消耗品之外,他们还有别的事。否则
额尔德木图不会偏要跟来。就是因为那事儿,一路上一直没有听到额尔德木图老人唱歌
。两人一言不发地走了九十里路。在过去的日子里,额尔德木图都是唱着歌赶路的。
沿着乃林郭勒河流域满都呼宝力格以北的土路奔马,途经这个曾经叫做“查干达莱
”的苏牧的最南端的一户人家,便是哈森的同学旭日干家的蒙古包。旭日干三岁多的儿
子苏和老远看到大斑点马,就知道是哈森叔叔来了。他手里正在耍着一支夏利车的废旧
排气管,一直等到额尔德木图老人和哈森下了马来到近前,孩子才放下那根原本烧得发
黑的管子。旭日干拆下这个管子不到一个月,苏和已经把它玩儿得锃亮了。
“阿爸的(14)‘嘀嘀闷儿’(汽车)去旗里了。”苏和仰着小脸儿主动告知哈森。
“哦,过来。”哈森朝苏和打着手势。
苏和向前走了一步站直了。哈森从怀里掏出几颗奶渣子:“给,(15)额吉(妈妈)
呢?”
苏和把夏利车排气管丢在地上,双手捧着接过奶渣子。听到哈森问话,苏和还没有
把奶渣子揣进衣袋里便伸出一只手指着远处的草场,示意额吉放羊去了。结果奶渣子洒
落在地上一半儿。他弯下身要捡起来。
“脏了,不要了。”哈森制止住苏和,又从怀里掏出一些递给他。哈森知道旭日干
家根本就没剩下多少羊,马也没有了。旭日干是卖掉了最后的几匹马,才买来了夏利车
。哈森转身走到蒙古包门前,解下腰间的水壶,拿起放在门前的大铝壶把自己的水壶加
满水。
额尔德木图老人一直没有下马,哈森走上前把水壶递给他:“您喝点水,旭日干他
家两人都不在。”
额尔德木图接过水壶喝了一口。他的手在颤抖,一些水漏在了胡子上。老人一手抹
着胡子一手把水壶递给哈森。哈森接过水壶翻身上了马。回头看看苏和。
“在家好好等额吉,别跑远了。听见没?”哈森叮嘱着小苏和。
苏和站在原地仰望哈森点点头。奶渣子已经揣进衣袋。他仰着头蹲下身伸手去拿阿
爸说是“大炮”的排气管。
从旭日干家到旗里还有三十里。从旗里到(16)锡林浩特(锡林郭勒盟的首府,通常
被牧民称为“盟里” )可就远了。如今,额尔德木图和哈森骑着马只能到旗里。如果他
们想到盟里去,就只能坐上他们都不喜欢的旭日干的夏利车到旗里再换乘长途车了。此
时,苏和扛着那根排气管站在自家不大的羊圈边上,一只手搭在眉前望着额尔德木图老
人和哈森骑马走远了。
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呼麦 一(5)
这间化妆间里新安装的空调机已经坏了。为此,落选的歌手们显得更加烦躁。
伴着化妆脂粉味道的汗味儿充满整个房间,那尽是些年轻女人的味道。锡林郭勒盟
电视台组织这样的青年歌手大赛已经是第三届了。每一次从各旗来盟里参赛的选手,都
是女青年偏多。即便落选了,下一届还会尽可能再来参加。当下,在这个盟所属的各处
牧场,牲畜普遍开始转为科学圈养的方式。年轻牧民劳动之余的时间的确多了些。平日
在电视里频频看到关于“超女”、“超男”的消息,使这里的年轻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建
立起惊人的执着,从各自的旗县、牧场,带着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改编好的传统民歌,
在长辈们温和地反对下,以“流行”和“通俗”甚至“摇滚”的方式涌入盟电视台的演
播厅,一决高低。
乌兰其其格参加盟里的“青歌大赛”也不止一次了。她签约于陈昊的“锡盟红骏马
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麾下。上届青歌大赛她获得第一名。这次还来比赛
是出于陈昊的策划。不然她平时的演出费将一直保持在一百五十元。当然,这次还
会拿第一名,她完全有这个实力。包括她的老板陈昊在内,都相信乌兰总有一天会走得
更远,──自治区,甚至北京……
比赛结束了。当不少选手自知之明地准备撤离赛场,蓄力下届再来时,乌兰已经在
这间化妆间里,开始为上台领奖化妆了。对于化妆师在她原本已经很长的睫毛上又粘贴
上夸张的假睫毛,乌兰显得无可奈何。据化妆师说,这是“专业”化妆的步骤和程序。
化妆台上。乌兰的手机响了,红绿色的小彩灯一闪一闪的。手机铃声是她爷爷额尔德木
图唱的呼麦。两年前,乌兰家的羊卖了个好价钱。当她拥有了这部手机,并知道手机还
可以录音时,便录下爷爷额尔德木图老人唱的呼麦,设成铃声。这样,当乌兰在盟里忙
于商业演出时,时常可以听到每天都在想念的爷爷的声音。此时乌兰坐在化妆椅上微闭
着眼睛,没有接听手机;化妆师在描着她的唇线。没过多久,手机不唱了。
聂小耳推门进来走近乌兰和化妆师。两年来,聂小耳不仅承担着音乐制作人的工作
,还兼任着“红骏马公司”的录音师、秘书等等他可以干的一切工作。他与乌兰在讨论
和吵闹中已经成为真正的朋友。他们大部分时间在讨论如何把已经制作好的乌兰的唱片
卖得更多些,却又经常为唱片可怜的销量吵个不休。至于那张《草原歌后──乌兰其其
格》销量不佳,其实并不是聂小耳和乌兰的责任,根本就是因为陈昊的公司没有能力对
唱片进行入时的炒作和推广。对此,厚道节俭的陈昊也无能为力。要不是身为盟电视台
节目编导的妻子肖燕一再催促,乌兰参加青歌大赛的报名费,陈昊都不愿意痛痛快快地
交出来。不是不想让乌兰参赛,只是因为在如今的锡林郭勒盟经营文化公司的确不太容
易。好在乌兰这次参赛可以以绝对的优势获奖。
聂小耳一直站在比赛现场的侧幕观看着肖燕宣布了第三名、第二名的成绩分数,现
在快到宣布第一名的时候了。聂小尔匆匆进入化妆间催促着:“稍微快点。”
化妆师没有抬头看聂小耳。只是平静地收起唇线笔,不紧不慢的说:“好了,可以
了。你自己再照照镜子,看看哪还需要再动动。”
乌兰站起身,探头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扭扭腰,检查了身上的演出服。正当乌兰对
自己的彩妆感到一无是处的时候手机又响了。聂小耳急忙催促:“到咱们了,下来再接
吧。”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呼麦 一(6)
乌兰没有接听手机,也没有说话。聂小耳已经推开化妆间的门。门外传来了舞台上肖燕
的声音:“本届锡林郭勒盟青年歌手大赛第一名,是由盟红骏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选送
的歌手──乌兰其其格,请获奖者上台领奖。”
乌兰起身朝门外的舞台走去,聂小耳手里拿着乌兰的手机一直跟到侧幕。手机又一
次不唱了。
锡林郭勒盟电视歌手大赛颁奖现场的气氛已经到了沸点。台上的灯光红绿交织,明
亮耀眼,彩条喷射纷飞。绿色背景板上白色汉蒙双语:第三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青年牧
民歌手大赛。
场内响起音乐,乌兰在人造烟雾中走上舞台领奖。台前的记者们在噼啪噼啪地拍照
。肖燕向乌兰颁发了奖杯。有人献给乌兰一大抱鲜花。
东乌珠穆沁是个古老的旗县。一眼向街道看去,不乏有奥迪、本田之类的轿车,越
野车撵过干净的柏油路呼啸而去。路口的红绿灯在近些年越来越有作用。没有人像以前
那样闯红灯了。偶尔也可以看到溜着边儿慢慢行进的勒勒车,橡胶裹着钢材的轮子也已
经不再发出老式勒勒车“咕噜咕噜”的声音。车轮毂甚至有铝合金制造的。有些上面还
贴着一个圆圈三个叉子的“奔驰”不干胶标记。车板的围栏是用钢筋焊成的四个圆圈,
很像“奥迪”。
旗里的蒙古族居民,没有几个在街上穿着蒙古袍子,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品牌的T恤衫
和系着漂亮皮带的裤子。腰间更是看不到原先那种装在银刀鞘里的刀子和筷子,而大部
分是各种品牌的手机。街道上很难看到有牲畜的粪便和尘土,因此人们裤口下面的皮鞋
也很亮。只有路旁那个小卖部公用电话窗口前的两个人很显眼:一老一少都穿着地道的
乌珠穆沁式袍子,腰间扎着宽宽的腰带。他们就是从牧场来到旗里采购生活用品和给乌
兰打电话的人。老人就是额尔德木图爷爷,年轻的是哈森。他们到旗里来更重要的事就
是打电话。
小超市窗口前,哈森在公用电话前拨号。额尔德木图爷爷站在一旁,双手揣在袖口
里。爷爷的袖口油亮油亮的,已经看不出是皮子还是绸子。总之,他不愿意穿上袖子与
肩头分别裁剪再缝合起来的新式蒙古袍子,平时他总唠叨说新袍子上面有种说不出的味
道,既不是绵绸味,也不是皮子味,更不像他的袖口正在散发的那种浓烈的、沉积几十
年的羊油味道。无奈,晚辈们会把为爷爷做的新袍子整齐地叠起来放好。
看着哈森摇着头,示意没人接听电话。爷爷抽出爆满青筋的手,抹了一下鼻子。抿
动嘴巴时,胡须也随着翘了翘。他缓慢地扭转身,走向拴在路边的老马,磨蹭着解下缰
绳。
哈森看着爷爷去解马缰绳,便挂上电话,从怀了取出钱准备付电话费。
“多少钱?”哈森在问小卖部主人。
“通了没?”窗口里的人反问哈森。
哈森探头看着那人:“没。”
小卖部的主人伸手拿起电话机收进窗口里说:“不要钱。”
爷爷正在上马。哈森疾走几步上前搀扶他,随后去牵自己的大斑点马。
爷爷却在马背上努努嘴,示意哈森去继续打电话。哈森没有作声,重新回到小卖部
的窗口前敲着玻璃:“咴,拿出来。再用一下。”
乌兰怀抱鲜花、奖杯,接听着手机往化妆间疾走着。走廊两侧几个记者依然拥挤着
对乌兰拍照。乌兰挤过人群,花瓣挤落一地。短短几分钟领奖,那些灯光就把乌兰照出
一身热汗,她挤着人群略带烦躁:“对不起,让一下。哈森?等一下我找个安静地方。
”
在东乌珠穆沁小卖部公用电话的窗口前,哈森接通了电话。他望着马背上额尔德木
图爷爷的背影:“爷爷非要走,谁都拦不住!”
乌兰听着电话里哈森的声音快步走到走廊的尽头。聂小耳跟在后面客气地拦着那些
记者。乌兰终于能够听清哈森的话了,她喘了口气说:“爷爷咋啦?啥事?你再说一遍
。”电话里哈森重复着刚刚说过的话。乌兰显得有些焦急:“劝住爷爷,别让他走,我
就回。”
乌兰挂断电话。走进化妆间。聂小耳在身后也跟了进来。乌兰迫不及待地边摘取假
睫毛边问聂小耳:“这会儿有车吗?我得回家。”
聂小耳:“现在?”
“嗯。”乌兰摘掉耳环等饰物。
聂小耳惊讶地看着乌兰:“这就走?诶,陈总非疯了不可。”
乌兰把奖杯、鲜花一股脑塞给聂小耳:“给,快!麻烦替我说一声。”
乌兰经过抱着奖杯、鲜花一脸惊愕的聂小耳,示意聂小耳回避。聂小耳一边会意地
退出化妆间,一边说:“哎,那我咋和陈总说,这不太合适吧?”
乌兰脱去演出服:“有啥不合适的?”
呼日郭勒金,蒙古语,意为死者升天之处。现代人把它理解为葬场。像大多数蒙古族人
一样,锡林郭勒的年长牧民们把它解释为归宿。实际上,它位于距离牧民居住地较远的
荒凉之地。平日里没有人到那里去游牧,甚至很少经过此地。人畜来得少了,这里就形
成了狼的世界。在那里,狼以圣子的身份把人们送上天堂。千百年来一直如此。狼肢解
了人的肉身,使得人那尘封在躯壳里近百年的灵魂得以释放,得以升腾,得以重归,长
生于天上。
那位老人的身姿依然是端坐着的,最终被人扶着轻轻放倒,赤条条地裸露着全部身
体躺下了,他即将如愿以偿了。连同百里之外前来“送葬”⑸(我暂时把这个类似送葬
的仪式称作送葬)的不少听到过“呼麦”的牧民,都能见证:那老人的愿望很快就要得
以实现了。
那是一架真正的勒勒车,那个叫做哈森的年轻牧马人在朋友们的协助下,拆去勒勒
车所有围栏并铺上了牛毛毡子停在门外。新到的牧人用眼神向哈森发问。哈森看着他们
,摊开双臂轻轻躬首施礼:⑹“路格西介(蒙古语,指老人已经去逝了)。”哈森从不
流泪,今天却一反常态。
蒙古包里,一位年长的牧人用干净的布蘸着酒,把老人从头到脚仔细地擦洗着,连
花白的胡子都已经擦得晶亮。老人的嘴唇有些干裂,那年长的牧人在他嘴唇上面涂了少
许黄油。老人的身体已经全部擦净,长者为他穿上了洁白的布衫和蓝得像天一样的裤子
,随后从怀里取出⑺布帕(类似婴儿夏季使用的肚兜),把它盖在老人肚子上。他俯身
面对面抱着这具苍老的尸体,双手探入他腰后系好布帕的带子。四处弥漫着浓烈的酒香
。长者示意哈森等人进来,一起用白色的大毡子把老人的遗体包裹好,绑好带子。
蒙古包外面,哈森的弟弟哈斯巴根已经揭开了窗边的毡子,拆掉了几根⑻“哈纳”
(支撑蒙古包围毡的围栏)使窗变得大些,然后在那里用⑼三根秫桔杆拼成门形(蒙古
族传统习俗,出葬时,遗体不能从门过,要把人从窗户抬出去)。几个年轻人已经在窗
外左右站开,他们伸直胳膊,撑起一块大牛毛毡子,这是用来遮挡天日的……
对于演奏⑽冒仁呼日(马头琴)来说,作为“呼麦”大师额尔德木图的搭档,庆格
尔泰是绝无仅有的。他是个优秀的马头琴手。
庆格尔泰刚刚用酒为昨天中午离开人世的额尔德木图擦洗了身子。东乌珠穆沁旗满
都呼宝力格镇的乃林郭勒草原方圆几千里,牧民们都知道,庆格尔和泰额尔德木图是最
好的伙伴。这不仅仅因为他们从小到大一起成长,更重要的是:在他们一同经历的八十
多个年头里,无论是在风雪中游牧还是在自然以及人为的灾难中脱险,他们都形影不离
。当然,在有最肥的羊肉和最香的马奶的日子里,两个人也是不分你我的。以至于走过
身边的人们都发现,他俩身上那件一直不愿改变样式的东乌珠穆沁式袍子上散发出来的
味道,闻起来也不分彼此。天长日久,两人便形成了如同蒙古高原上水与草一样的默契
。
两个人已经很久很久不在一起拉琴唱歌了。不久前,当庆格尔泰听说额尔德木图失
去了那只能发出闷雷般低音的马头琴时,庆格尔泰便把自己的琴装进那条很少使用的大
皮口袋里,永远收藏起来了。当然,每隔不久,他就会放下手里的活儿,把琴掏出来抱
到外面晾一晾,从早晨到晚上一直看着它,直到日落时分,再装进口袋。书包 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呼麦 一(2)
没过几个月,公路局的勘测员便开着车来⑾查干达莱苏牧(白海村)接庆格尔泰。他们
说额尔德木图想念他了,希望他能前去相聚。庆格尔泰沉思了片刻,随后抱起装着马头
琴的皮口袋,默不作声地上了那辆勘测车前去看望额尔德木图了。
庆格尔泰是在那场十年灾难刚刚开始时迁徙到查干达莱苏牧的。那时的查干达莱还
不能称为一个真正的⑿苏牧(村子),方圆百里都是泛着白色晶体光的盐碱地。庆格尔泰
来到此地后,带领两个儿子用了三年的时间引水灌溉,冲去盐碱,才使那里出现了生机
。不久后,一些“黑五类”以及他们的家属被安插在查干达莱进行大规模开垦草场的劳
动,那时的查干达莱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苏牧。
额尔德木图是那“五类”之一,也随着他的“同类”们迁徙到查干达莱。对于能够
相聚,二人都默默地高兴,只是从前一起拉琴唱歌的生活悄然变成了月夜痛饮。两人经
常在牧闲时挤在狭小的蒙古包里,手里各自攥着几块发霉的奶渣滓,对饮劣质的白酒,
从来不再提及那些被称为“封建残余”和“地主阶级喜歌儿”的事了。从此,那片草原
上的人们就很长时间没有听到过几百年都没有停止过的“呼麦”了。
据说额尔德木图的妻子娜仁托娅也是当时草原上有名的长调歌手。当年被调到盟里
组建⒀乌兰木旗(红色思想宣传队),几年与额尔德木图两地分居。后来因为在某旗演
出时唱错了汉语歌词被人检举揭发,硬是扣上了“帽子”并关了班房写检查,几天几夜
生生把一个女人“吓疯了”。有人乘机给她茶水里下了药,没过多久她便成了哑巴。几
个月后,还没有来得及给额尔德木图留下个后代,娜仁托娅就用刀子捅破了自己的喉咙
自杀了。传说那天有人听到娜仁托娅竟然唱了一段古老的长调歌谣。
消息传到额尔德木图耳朵里,已经是在两个星期之后了。额尔德木图悲愤交加,想
要去找乌兰木旗讨个公道。庆格尔泰极力劝说,在这个根本就失去人性的时期是没有公
道可言的。额尔德木图从此郁郁寡欢,之后再也没有成家,一个人在怀念的煎熬中放牧
。他根本不再顾及任何规定,经常一个人在草场上哼唱“呼麦”,那里的牧人们都能听
见他哀婉浑厚的歌声,那歌声每一次都让牧人们莫名地落下酸楚的泪。每当有关干部来
调查这件事,人们都异口同声地说“没听见,不知道谁唱的。”
额尔德木图唱歌的时候,庆格尔泰不敢再为他拉琴。于是额尔德木图就拿出“破四
旧”时期没有交出来的祖传老琴自拉自唱。那只老琴上镶嵌着银质和玉石的花,能发出
悠扬绵长的声音。庆格尔泰出于好意,告诉他那些银玉图案会给他和他的琴带来灾难,
因为那些图案也被定为“封建残余”和“四旧”。
庆格尔泰劝说额尔德木图:“还是把它抠掉吧,或者就用我的琴,这只琴别再拿出
来啦,一旦被毁了,唉,可惜呀!”
在醉酒之后,额尔德木图用刀子撬下了那些银和玉石。不曾想那只老琴从此改变了
声音,竟然发出闷雷一样的音调。不过没过多久,额尔德木图就习惯了新的声音,自己
喉咙里的音色与琴声也越来越相近。
再后来,额尔德木图因为生硬地拒绝担任这一带乌兰木旗的歌手被批斗,当时说他
是“封建文化的残渣余孽”,不肯接受新世界的改造,是“坏上加坏”。批斗后就驱逐
他到阿拉善盟边境地区放骆驼。额尔德木图一气之下背着自己唯一的财产──那只老马
头琴逃离了查干达莱苏牧。
呼麦 一(3)
自此,额尔德木图便流浪在乃林郭勒草原的各个苏牧。他自由自在地用“呼麦”的方式
咏唱歌谣。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人们听到他的歌声并不去揭发他,只是默默地给他食物
和酒以及必要的衣服;包括他的外甥阿鲁斯在内,曾经不止一户人家要悄悄收留他,可
是倔强的额尔德木图全部拒绝了。白天他游走在蓝天下无边无际的草场上,晚上就醉醺
醺地栖息在牲口群里,过着流浪汉的生活。
说来算是幸运,长期天地为家的生活,竟然没有人看见额尔德木图生过病。人们传
说那是因为他不停唱歌的原因,说他把所有的悲伤、痛苦和病魔等等不好的东西都唱出
去了。
光阴似箭,十几年后,草原人见到了天日。有人通知额尔德木图,说他被*了。那一
年他戒掉了酒,理了发,干干净净地来到外甥阿鲁斯的家,一住就是三十多年。那时的
额尔德木图看上去却已经显得异常的衰老了。之后的十几年中,人们很少听到他演唱“
呼麦”。直到有一年干旱,他抱回来一个叫做“乌兰其其格”的小姑娘说是自己的孙女
,逐渐地,人们又看到他经常拉着琴唱歌了。
今天,庆格尔泰到达了乃林郭勒河上游的呼日郭勒金一带的额尔德木图的蒙古包。
他看见老朋友穿着崭新的袍子活灵活现地坐着。尽管手里没有琴,额尔德木图却是一副
拉琴的姿态。他的左手端举在额头前一尺远的位置,好像握着马头琴的琴颈,如果那里
真的有一只琴,那位置将是琴颈上第一个音的地方,那个音一定是他漂泊一生最高的地
方和的最低的音;他的右手自在地伸向右前方,手里似乎捧着琴弓。
这仅仅是个姿态。庆格尔泰知道人们已经不再能够听到额尔德木图的‘呼麦’了。
他把他轻轻放倒。
第二天一早,庆格尔泰开始为这个老朋友用酒擦洗身子,这是蒙古老人“升天”的
第一步。庆格尔泰做完这些,从皮口袋里掏出了伴随自己一生的油亮油亮的冒仁呼日─
─是送行,还是祝福,或许是超度……
我无意重复描述某一个历史时期给人类留下的奇异伤痕,那些现今正在发生着的事
情,才是我急于表达的。尤其是今天的,也许今天的故事会像我们经历的所有历史事件
一样,残酷的改变我们原本应该更加美好的明天。对我而言,写这样一部小说,的确要
比把这件事拍摄成为一部电影困难得多。哪怕创作一部音乐长剧,都会变得容易一些。
但我还是决定把这一切记录在坚实的纸上并装订成册,以便在这个也许会被人们留
下的册子里尽情的描述那些用眼睛无法纪录的细节,于是我必须从发生在乃林郭勒草原
上几年前的事情开始说起。我不知道人们会不会认为这些事情是虚构而成,但可以肯定
的是:这些的确发生过的事情,在如今的蒙古草原以及更广泛的“发展中”的边镇里,
不失巧合的常有雷同。
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发生那件事情的位置和它的现状。
乃林郭勒系蒙古语,意为细细的河。她位于东乌珠穆沁旗满都呼宝力格镇,是隶属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行政辖区内的河流,发源于宝格达山林场。
毎到夏天,河流沿岸山花烂漫,牛羊似锦。乃林郭勒是一条河,也是一片草原,遍
布着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疏林草原和河谷湿地等生态系统,是欧亚大陆草原区、
洲东部草原亚区保存比较完整的原生草原部分,具有草原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能够全
面反映内蒙古高原典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态过程。
呼麦 一(4)
严格地说,乃林郭勒只是一个夏季牧场,春、秋、冬三季根本没有人烟,转场而去的牧
人任凭草势猛长,只有在末夏初时节才转场而归。这里交通不便,又接近中蒙边境,受
外界的干扰很少。蒙古人那些老的传统,仍然保留至今。
但是,随着全球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在这片当今世界难以发现的绿地高天之间,不
论是游牧一生的年迈长者的命运,还是年少一代奋进奔波的前途,都在发生着应该载入
史册的变化。
不愿意乘坐汽车的额尔德木图年过八十还能骑马。牧马人哈森也不喜欢同学旭日干
的汽车。他便骑着自己的大斑点马,陪同额尔德木图老人奔向旗里。此次前往旗里去,
除了要购买一些夏季洗羊用的磷丹药物和部分生活消耗品之外,他们还有别的事。否则
额尔德木图不会偏要跟来。就是因为那事儿,一路上一直没有听到额尔德木图老人唱歌
。两人一言不发地走了九十里路。在过去的日子里,额尔德木图都是唱着歌赶路的。
沿着乃林郭勒河流域满都呼宝力格以北的土路奔马,途经这个曾经叫做“查干达莱
”的苏牧的最南端的一户人家,便是哈森的同学旭日干家的蒙古包。旭日干三岁多的儿
子苏和老远看到大斑点马,就知道是哈森叔叔来了。他手里正在耍着一支夏利车的废旧
排气管,一直等到额尔德木图老人和哈森下了马来到近前,孩子才放下那根原本烧得发
黑的管子。旭日干拆下这个管子不到一个月,苏和已经把它玩儿得锃亮了。
“阿爸的(14)‘嘀嘀闷儿’(汽车)去旗里了。”苏和仰着小脸儿主动告知哈森。
“哦,过来。”哈森朝苏和打着手势。
苏和向前走了一步站直了。哈森从怀里掏出几颗奶渣子:“给,(15)额吉(妈妈)
呢?”
苏和把夏利车排气管丢在地上,双手捧着接过奶渣子。听到哈森问话,苏和还没有
把奶渣子揣进衣袋里便伸出一只手指着远处的草场,示意额吉放羊去了。结果奶渣子洒
落在地上一半儿。他弯下身要捡起来。
“脏了,不要了。”哈森制止住苏和,又从怀里掏出一些递给他。哈森知道旭日干
家根本就没剩下多少羊,马也没有了。旭日干是卖掉了最后的几匹马,才买来了夏利车
。哈森转身走到蒙古包门前,解下腰间的水壶,拿起放在门前的大铝壶把自己的水壶加
满水。
额尔德木图老人一直没有下马,哈森走上前把水壶递给他:“您喝点水,旭日干他
家两人都不在。”
额尔德木图接过水壶喝了一口。他的手在颤抖,一些水漏在了胡子上。老人一手抹
着胡子一手把水壶递给哈森。哈森接过水壶翻身上了马。回头看看苏和。
“在家好好等额吉,别跑远了。听见没?”哈森叮嘱着小苏和。
苏和站在原地仰望哈森点点头。奶渣子已经揣进衣袋。他仰着头蹲下身伸手去拿阿
爸说是“大炮”的排气管。
从旭日干家到旗里还有三十里。从旗里到(16)锡林浩特(锡林郭勒盟的首府,通常
被牧民称为“盟里” )可就远了。如今,额尔德木图和哈森骑着马只能到旗里。如果他
们想到盟里去,就只能坐上他们都不喜欢的旭日干的夏利车到旗里再换乘长途车了。此
时,苏和扛着那根排气管站在自家不大的羊圈边上,一只手搭在眉前望着额尔德木图老
人和哈森骑马走远了。
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呼麦 一(5)
这间化妆间里新安装的空调机已经坏了。为此,落选的歌手们显得更加烦躁。
伴着化妆脂粉味道的汗味儿充满整个房间,那尽是些年轻女人的味道。锡林郭勒盟
电视台组织这样的青年歌手大赛已经是第三届了。每一次从各旗来盟里参赛的选手,都
是女青年偏多。即便落选了,下一届还会尽可能再来参加。当下,在这个盟所属的各处
牧场,牲畜普遍开始转为科学圈养的方式。年轻牧民劳动之余的时间的确多了些。平日
在电视里频频看到关于“超女”、“超男”的消息,使这里的年轻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建
立起惊人的执着,从各自的旗县、牧场,带着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改编好的传统民歌,
在长辈们温和地反对下,以“流行”和“通俗”甚至“摇滚”的方式涌入盟电视台的演
播厅,一决高低。
乌兰其其格参加盟里的“青歌大赛”也不止一次了。她签约于陈昊的“锡盟红骏马
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麾下。上届青歌大赛她获得第一名。这次还来比赛
是出于陈昊的策划。不然她平时的演出费将一直保持在一百五十元。当然,这次还
会拿第一名,她完全有这个实力。包括她的老板陈昊在内,都相信乌兰总有一天会走得
更远,──自治区,甚至北京……
比赛结束了。当不少选手自知之明地准备撤离赛场,蓄力下届再来时,乌兰已经在
这间化妆间里,开始为上台领奖化妆了。对于化妆师在她原本已经很长的睫毛上又粘贴
上夸张的假睫毛,乌兰显得无可奈何。据化妆师说,这是“专业”化妆的步骤和程序。
化妆台上。乌兰的手机响了,红绿色的小彩灯一闪一闪的。手机铃声是她爷爷额尔德木
图唱的呼麦。两年前,乌兰家的羊卖了个好价钱。当她拥有了这部手机,并知道手机还
可以录音时,便录下爷爷额尔德木图老人唱的呼麦,设成铃声。这样,当乌兰在盟里忙
于商业演出时,时常可以听到每天都在想念的爷爷的声音。此时乌兰坐在化妆椅上微闭
着眼睛,没有接听手机;化妆师在描着她的唇线。没过多久,手机不唱了。
聂小耳推门进来走近乌兰和化妆师。两年来,聂小耳不仅承担着音乐制作人的工作
,还兼任着“红骏马公司”的录音师、秘书等等他可以干的一切工作。他与乌兰在讨论
和吵闹中已经成为真正的朋友。他们大部分时间在讨论如何把已经制作好的乌兰的唱片
卖得更多些,却又经常为唱片可怜的销量吵个不休。至于那张《草原歌后──乌兰其其
格》销量不佳,其实并不是聂小耳和乌兰的责任,根本就是因为陈昊的公司没有能力对
唱片进行入时的炒作和推广。对此,厚道节俭的陈昊也无能为力。要不是身为盟电视台
节目编导的妻子肖燕一再催促,乌兰参加青歌大赛的报名费,陈昊都不愿意痛痛快快地
交出来。不是不想让乌兰参赛,只是因为在如今的锡林郭勒盟经营文化公司的确不太容
易。好在乌兰这次参赛可以以绝对的优势获奖。
聂小耳一直站在比赛现场的侧幕观看着肖燕宣布了第三名、第二名的成绩分数,现
在快到宣布第一名的时候了。聂小尔匆匆进入化妆间催促着:“稍微快点。”
化妆师没有抬头看聂小耳。只是平静地收起唇线笔,不紧不慢的说:“好了,可以
了。你自己再照照镜子,看看哪还需要再动动。”
乌兰站起身,探头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扭扭腰,检查了身上的演出服。正当乌兰对
自己的彩妆感到一无是处的时候手机又响了。聂小耳急忙催促:“到咱们了,下来再接
吧。”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呼麦 一(6)
乌兰没有接听手机,也没有说话。聂小耳已经推开化妆间的门。门外传来了舞台上肖燕
的声音:“本届锡林郭勒盟青年歌手大赛第一名,是由盟红骏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选送
的歌手──乌兰其其格,请获奖者上台领奖。”
乌兰起身朝门外的舞台走去,聂小耳手里拿着乌兰的手机一直跟到侧幕。手机又一
次不唱了。
锡林郭勒盟电视歌手大赛颁奖现场的气氛已经到了沸点。台上的灯光红绿交织,明
亮耀眼,彩条喷射纷飞。绿色背景板上白色汉蒙双语:第三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青年牧
民歌手大赛。
场内响起音乐,乌兰在人造烟雾中走上舞台领奖。台前的记者们在噼啪噼啪地拍照
。肖燕向乌兰颁发了奖杯。有人献给乌兰一大抱鲜花。
东乌珠穆沁是个古老的旗县。一眼向街道看去,不乏有奥迪、本田之类的轿车,越
野车撵过干净的柏油路呼啸而去。路口的红绿灯在近些年越来越有作用。没有人像以前
那样闯红灯了。偶尔也可以看到溜着边儿慢慢行进的勒勒车,橡胶裹着钢材的轮子也已
经不再发出老式勒勒车“咕噜咕噜”的声音。车轮毂甚至有铝合金制造的。有些上面还
贴着一个圆圈三个叉子的“奔驰”不干胶标记。车板的围栏是用钢筋焊成的四个圆圈,
很像“奥迪”。
旗里的蒙古族居民,没有几个在街上穿着蒙古袍子,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品牌的T恤衫
和系着漂亮皮带的裤子。腰间更是看不到原先那种装在银刀鞘里的刀子和筷子,而大部
分是各种品牌的手机。街道上很难看到有牲畜的粪便和尘土,因此人们裤口下面的皮鞋
也很亮。只有路旁那个小卖部公用电话窗口前的两个人很显眼:一老一少都穿着地道的
乌珠穆沁式袍子,腰间扎着宽宽的腰带。他们就是从牧场来到旗里采购生活用品和给乌
兰打电话的人。老人就是额尔德木图爷爷,年轻的是哈森。他们到旗里来更重要的事就
是打电话。
小超市窗口前,哈森在公用电话前拨号。额尔德木图爷爷站在一旁,双手揣在袖口
里。爷爷的袖口油亮油亮的,已经看不出是皮子还是绸子。总之,他不愿意穿上袖子与
肩头分别裁剪再缝合起来的新式蒙古袍子,平时他总唠叨说新袍子上面有种说不出的味
道,既不是绵绸味,也不是皮子味,更不像他的袖口正在散发的那种浓烈的、沉积几十
年的羊油味道。无奈,晚辈们会把为爷爷做的新袍子整齐地叠起来放好。
看着哈森摇着头,示意没人接听电话。爷爷抽出爆满青筋的手,抹了一下鼻子。抿
动嘴巴时,胡须也随着翘了翘。他缓慢地扭转身,走向拴在路边的老马,磨蹭着解下缰
绳。
哈森看着爷爷去解马缰绳,便挂上电话,从怀了取出钱准备付电话费。
“多少钱?”哈森在问小卖部主人。
“通了没?”窗口里的人反问哈森。
哈森探头看着那人:“没。”
小卖部的主人伸手拿起电话机收进窗口里说:“不要钱。”
爷爷正在上马。哈森疾走几步上前搀扶他,随后去牵自己的大斑点马。
爷爷却在马背上努努嘴,示意哈森去继续打电话。哈森没有作声,重新回到小卖部
的窗口前敲着玻璃:“咴,拿出来。再用一下。”
乌兰怀抱鲜花、奖杯,接听着手机往化妆间疾走着。走廊两侧几个记者依然拥挤着
对乌兰拍照。乌兰挤过人群,花瓣挤落一地。短短几分钟领奖,那些灯光就把乌兰照出
一身热汗,她挤着人群略带烦躁:“对不起,让一下。哈森?等一下我找个安静地方。
”
在东乌珠穆沁小卖部公用电话的窗口前,哈森接通了电话。他望着马背上额尔德木
图爷爷的背影:“爷爷非要走,谁都拦不住!”
乌兰听着电话里哈森的声音快步走到走廊的尽头。聂小耳跟在后面客气地拦着那些
记者。乌兰终于能够听清哈森的话了,她喘了口气说:“爷爷咋啦?啥事?你再说一遍
。”电话里哈森重复着刚刚说过的话。乌兰显得有些焦急:“劝住爷爷,别让他走,我
就回。”
乌兰挂断电话。走进化妆间。聂小耳在身后也跟了进来。乌兰迫不及待地边摘取假
睫毛边问聂小耳:“这会儿有车吗?我得回家。”
聂小耳:“现在?”
“嗯。”乌兰摘掉耳环等饰物。
聂小耳惊讶地看着乌兰:“这就走?诶,陈总非疯了不可。”
乌兰把奖杯、鲜花一股脑塞给聂小耳:“给,快!麻烦替我说一声。”
乌兰经过抱着奖杯、鲜花一脸惊愕的聂小耳,示意聂小耳回避。聂小耳一边会意地
退出化妆间,一边说:“哎,那我咋和陈总说,这不太合适吧?”
乌兰脱去演出服:“有啥不合适的?”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